镀镍溶液 镀镍溶液要求使用寿命在两个月,使用温度在75~90℃,PH值在7~9。①温度;施镀温度对沉积速度和磷合量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镀液沉积速度呈指数规律上升,镀层磷含量略有降低。②PH值的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沉积速度加快,镀层中含磷量降低,反之,沉积速度降低,则磷含量升高。镀层中含磷量的高低决定着镀层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含磷量高,镀层抗蚀性能越好。 工艺流程 高强度螺栓镍磷镀的工艺流程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前处理工序,包括高强度螺栓镀前的精度和外观检查、手工油、浸泡油、酸洗、电活化和闪镀镍等工序; 二部分化学镀镍处理工序; 三部分是后处理工序,包括驱氢热处理、抛光和成品检查等工序。如下: 螺栓化学成分检查→螺栓镀前精度、外观检查→手工油→外观检查→浸泡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电活化→冷水洗→闪镀镍→冷水洗→去离子水洗→化学镀镍→去离子水洗→冷水洗→驱氢→抛光→成品检查。 关键工序 前处理工艺是决定高强度螺栓镍磷镀质量的关键工序,此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 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标准的规定。 1.2 高强螺栓入库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并防雨、防潮。遇有螺栓、螺母不配套,螺纹损伤时,不得使用。螺栓、螺母、垫圈有锈蚀,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螺栓等不得被泥土、油污粘染,保持洁净、干燥状态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移动机械设备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副连接件在制造、安装和检验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未规定的内容,按有关国标准执行。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需要应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移动机械钢结构。本技术要求应用于制造厂内和现场安装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方法。 2 结合面处理 2.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要求接头处的结合面密贴,并具有足够的摩擦系数。当设计图样对该结合面的处理要求未作规定时,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对高强度螺栓结合面进行喷砂或抛丸处理,清表面上铁锈、油污等杂质,达到Sa2.5级标准,粗糙度50~75um,其摩擦系数不得低于0.40。图纸有规定时,按图纸规定执行。 2.2经处理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沾染脏物和油污。严禁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上作任何标记。在厂内存放,或在运输,到安装现场保管中要特别防止连接表面的污染。安装单位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板和母体的连接表面的清洁度摩擦表面的特性。不允许随意使用砂轮机打磨连接板连接面和母体连接表面。 3 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必须按批号,同批内配套使用,不得混放、混用。 1.3 主要机具:电动扭矩扳手及控制仪、手动扭矩扳手、手工扳手、钢丝刷、工具袋等。 2 作业条件: 2.1 摩擦面处理:摩擦面采用喷砂、砂轮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要求Q235 钢为0.45 以上,16 锰钢为0.55 以上)。摩擦面木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处理后的摩擦面可生成赤锈面后安装螺栓(一般露天存10d 左右),用喷砂处理的摩擦面不必生锈即可安装螺栓。采用砂轮打磨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 倍,打磨方向与受工序的目的是去螺栓表面钝化层并阻止钝化膜的再生。该工序的执行状况直接决定了基体与镀层结合的好坏程度。针对生产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大部分是由于螺栓前处理不良造成。在施镀前必须认真地尽螺栓表面附着的油污、锈迹和氧化皮;与电镀的区别是应更仔细检验,对处理不净的螺栓对不允许镀覆。 ①螺栓的检查;目测检查螺栓表面质量,要求任何加工留下的毛刺必须去,尖锐的棱角边